中國時報【李欣恬╱台北報導】 捷運萬大線即將啟動,充滿庶民記憶的南門市場就要消失!一群關懷南門市場的居民、作家及文史工作者與上善人文基金會,目前正積極募集南門市場一帶老故事、老照片,試圖保留這項珍貴的記憶,昨(17日)舉行「亭仔腳茶會」,邀集民眾共同參與這項回動。 其中,豐富多元的美食最是令人難忘的記憶,活動發起人之一的美食專欄作家黃學正表示,他15歲出國留學前,都在南門市場一帶成長、就學,「南門市場早年販賣傳統家鄉菜,口味眾多,可以吃到來自大陸各地的菜色,現在因為台灣人飲食逐漸西化,老店也找不到願意傳承的人,所以這些獨特的口味逐漸消失。」 被譽為「南門之花」的隆記桂花鹹水鴨老闆娘許翠玉,今年70歲,談起南門市場的點滴,特別顯得容光煥發,她與夫婿是南門市場第一代進駐的店家,見證南門市場的興衰與風華。 許翠玉說,南門市場並非外人所見的風光,第一次整建時,店家曾遭遇風風雨雨,「當時因為大樓蓋到一半換了廠商,我們暫時被安置在不太有人經過的臨時市場,過了長達8年慘淡經營的日子,等好不容易進駐了,卻抽到邊緣攤位,後來靠著跟妹妹借錢,才咬著牙買下現在的攤位。」 南門市場的湖州粽也是超人氣美食,高齡80的老主顧薛伯伯表示,「台北其他地方沒有辦法吃到這種第一口吃到最後一口都有餡料的粽子。那是頂天立地的粽子。」 薛伯伯口中「頂天立地」的湖州粽,就是出自80多歲的鍾奶奶之手,她每天花6至8小時親手包製,油肉米合一,數十年如一日。鍾奶奶表示,她的工作就是好好包粽子,這是母親傳承的手藝,她非常珍惜。 黃學正表示:「現在願意保留傳統手工菜功夫的店家不多了,老店的魅力在於願意用時間成本製作美味食物,而這些正是南門市場逐漸消失的溫度,雖然可能抵擋不住時代的潮流和改變,但我們想留下這些故事。」
- Dec 26 Sat 2015 09:53
不捨南門市場 亭仔腳尋找美食故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